



1、周三,上证指数报2788.55点,下跌1.48%,成交额3556.37亿。深证成指报8212.84点,下跌1.95%,成交额4026.18亿。创业板指报1573.37点,下跌0.66%,成交额1665.72亿。
2、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48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7582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45亿。板块方面,仅出版板块逆势上涨;复合集流体、北斗导航、算力租赁、机器视觉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37.01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7.5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9.43亿元。
3、周三,恒生指数跌1.39%,报15485.0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报3005.8点。国企指数跌1.54%,报5194.04点。科网股齐跌,小米、美团跌超4%,京东跌超3%,阿里巴巴跌超2%,腾讯跌超1%。苹果概念股跌幅靠前,汽车股低迷,互联网医疗股齐挫,煤炭股、电力股表现活跃,医药外包概念股继续走弱。南向资金净卖出6.32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2.9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9.3亿港元。
4、截至1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43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3642.97亿元,成交金额90.72亿元。
5、两市融资余额:截至1月30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002.4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8.82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185.3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0.64亿元;两市合计15187.7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9.45亿元。

1、中证报:监管部门近期调整更新了证券公司白名单评估标准。最新评估标准分为股权结构和经营管理、合规内控、风险控制、同业竞争、受处罚情况和其他等六部分内容,框架与旧版标准基本一致,但细化了每项内容的具体要求。
2、北交所:北交所召开做市商工作座谈会。2024年1月30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组织召开做市商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2023年北交所做市业务运行经验。16家已取得北交所做市业务资质的做市商相关负责人现场参会。与会做市商围绕做市展业经验、业务展望等进行了交流讨论。大家普遍表示,北交所做市业务为证券公司差异化展业提供了新领域,后续将在做好业务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持续扩大北交所做市业务投入。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交所做市业务上线以来,各做市商积极履行报价义务、展业规模持续拓展、业务模式逐步丰富,切实发挥了提供流动性、平抑波动性的效用。“深改19条”发布以来,北交所持续推进做市商扩容工作,做市商队伍将进一步扩大。
3、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欧洲央行只有一项使命,就是实现2%的通胀率;管理委员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认同下一步行动是降息;通胀方面还没有到位;欧洲央行需要更多数据,工资数据“至关重要”。
4、经济参考报:近期,地方密集发布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敲定具体投资领域和项目建设计划。多地大力拓展产业类项目,产业投资较上年有较快增长。“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成为各地2024年经济工作关键词,多地强调要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扩大产业投资。
5、上证报:1月30日,31个省份2023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全部出炉。有17个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西藏、宁夏、甘肃等地GDP增速超过6%,广东、山东、浙江等地GDP迈上新台阶,多个省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