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二,上证指数报2830.53点,下跌1.83%,成交额3292.54亿。深证成指报8375.98点,下跌2.40%,成交额3343.86亿。创业板指报1583.77点,下跌2.47%,成交额1311.03亿。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50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6637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415亿。
2、板块方面,仅有转基因板块逆势上涨,CPO、PEEK材料、减肥药、先进封装Chiplet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7.42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5.02亿元,深股通净卖出7.6亿元。
3、周二,恒生指数跌2.32%,报15703.4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27%,报3098.87点。国企指数跌2.47%,报5275.37点。板块几乎全数下挫,半导体、保险和地产板块跌幅居前,中字头和科网概念股也走低;电信服务商、银行板块相对抗跌,少数个股逆市上涨。南向资金净卖出8.6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0.9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7.67亿港元。
4、截至1月30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43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3615.98亿元,成交金额79.85亿元。
5、两市融资余额:截至1月29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041.2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30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225.9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9.55亿元;两市合计15267.2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4.85亿元。

1、国资委:近日印发了《关于优化中央企业资产评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央企业应当对资产评估项目实施分类管理,要求中央企业确定重大资产评估项目划分标准,对重大资产评估项目管理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控要求。
2、金融监管总局:积极稳妥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督促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落实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要求。配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债务重组、置换。
3、上证报:自易方达MSCI美国50ETF(QDII)1月29日跌停后,1月30日复盘后再度跌停。尽管近期跨境ETF波动剧烈,但更多的产品却在进入市场。2023年跨境ETF规模整体增速达45.53%,其中日本市场ETF规模增长超5倍。
4、环球时报:2023年,全球IPO的资金流入约为1117亿美元,同比减少27%,连续第二年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与过去10年中最高的2021年(约4100亿美元) 相比减少了约70%,创过去10年来新低。
5、证监会: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