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五,上证指数报3272.86点,上涨0.36%,成交额3966.89亿。深证成指报11726.40点,上涨0.64%,成交额5566.03亿。创业板指报2399.50点,上涨0.69%,成交额2460.19亿。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4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9533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87亿。板块方面,医疗信息化、ChatGPT、手机游戏、传媒等板块涨幅居前,厨卫电器、CRO、银行、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6.7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4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3.22亿元。
2、周五,恒生指数涨0.45%,报20400.1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78%,报4303.71点。国企指数涨0.67%,报6968.86点。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SW涨3.61%,腾讯控股涨0.21%,京东集团-SW涨5.39%,小米集团-W跌0.33%,网易-S涨1.55%,美团-W涨1.06%,快手-W涨1.77%,哔哩哔哩-W跌0.89%。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6.69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3.7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10.42亿港元。
3、截至3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84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2460.08亿元,成交金额5.05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3月30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972.4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55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193.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54亿元;两市合计15165.8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09亿元。

1、中信证券指出,展望二季度,全球流动性和国内基本面两大拐点已基本确立,并将在4月得到宏观数据和A股财报两个层面的验证,叠加外部金融风险与地缘扰动明显改善,预计A股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料将在4月开启,财报业绩驱动将取代主题炒作,成为阶段性主线,而作为年度主线的数字经济产业和全球流动性拐点相关板块将分化或轮动。
2、中信证券表示,二季度港股市场或迎来全年最佳行情。4月港股建议关注四条主线:1. 受益流动性预期改善的成长板块;2. 受益节假日及出游旺季到来的出行产业链;3. 地产产业链景气可持续复苏下的地产后周期板块;4.“中特估”主题下,央企改革带来的估值抬升的主线预计将贯穿全年。
3、中信建投认为,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两大主题均出现分化特征。板块成交额占比快速突破近一年的90%分位,超过40%,接近19-20年5G产业周期推动下交易热度的历史高位,这种强势在本周有所逆转。两大主题稍有休整,市场进入四月决断。随着市场进入一季报披露期,关注点重回基本面。
4、Wind数据显示,除将上市的新股外,本周仅有18只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量为4.67亿股,合计解禁市值为173.53亿元,为2023年全年最低,环比降低86.02%。铭利达、中科创达、中复神鹰将解禁超20亿元,铭利达、和顺石油、测绘股份流通盘将增加超100%。
5、一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收盘,A股成交额约为51.85万亿元。Wind数据显示,中金公司上海分公司一季度龙虎榜成交额约为183.47亿元,居首位;在龙虎榜百强营业部中,华泰证券有12家营业部上榜,成为营业部上榜数量最多的券商。
6、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跃文谈及“提升国有上市公司估值”话题时表示,应确保国有上市公司独立性、平衡好信息披露与信息安全的关系、尽快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机制、引导市场投资者使用经ESG调整的估值指标等。
7、3月份,A股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在剔除最近半年上市的新股后,截至3月31日收盘,3月份十大牛股平均涨幅维持在高位,其中2只牛股涨幅超过100%,涨幅最小的容大感光亦有超过70%的涨幅。
8、多位基金经理认为,集采对中药板块影响不大,今年医药板块调整是多重因素引发。不过这些基金经理都认为,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投资价值明显,更看好消费医药、医疗器械、创新药、中药等领域。
9、目前A股共有52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33家预喜,预喜比例为63.46%。其中,播恩集团、飞龙股份、京泉华、天合光能、特一药业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超过100%。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半导体、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公司净利润数值、增幅均表现较好。
10、4月月度投资策略和“金股”日前陆续出炉。爱美客、兆易创新、科大讯飞、重庆啤酒等标的更受券商青睐,港股中腾讯控股等获得券商推荐。
11、各家券商陆续亮出2022年“成绩单”,从中证协率先披露的2022年证券公司“总成绩”来看,“承压”仍是本年报季的关键词,行业总体营收和净利润同比降幅均超过20%。虽然2022年券商业绩普遍承压,但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进行和经济逐步复苏,多家券商认为券商板块在2023年有望迎来修复。
12、据券商中国,3月31日晚间,中金公司发布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60.87亿元,净利润75.98亿元,营收、净利分别在上市券商中排名第六、第七位。至此,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券商达23家,头部券商2022年业绩均已披露。数据显示,在单项业务排名上,头部券商各有侧重,投行净收入方面,中信、中金斩获前二;经纪业务方面,中信、国泰君安、华泰位居前三。
13、据证券时报,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参与调研的热情高涨。据统计,一季度,基金公司合计参与调研上市公司1266家。从行业上来看,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计算机行业获基金公司调研数量居前,五大行业上市公司调研数量占比近55%,分别有173家、151家、151家、111家、110家。
14、据经济参考报,今年以来,A股市场分拆上市热潮再起,年内已有十多家公司发布分拆上市相关公告。值得注意的是,国企成为当前A股分拆上市的“主力军”。业内专家表示,A股分拆上市热潮主要得益于分拆上市机制的不断完善、配套政策的持续出台。全面注册制下,未来A股市场分拆上市会继续升温,带来更多业务清晰的高质量上市公司。
15、据经济参考报,3月29日至3月31日,北京忆恒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撤回材料终止IPO,两家公司保荐机构均为中金公司。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IPO撤否项目共计74家,相较于2022年一季度IPO撤否量同比增加逾三成。
16、据券商中国,周末,在意大利暂时封杀ChatGPT之后,又有消息传出ChatGPT目前停止注册,开始大面积封号,4月2日全面封亚洲登录账号。分析人士认为,除非是各国出台全面打压措施,否则传闻只会改变过程,无法改变趋势。
17、据证券时报,2023年,可能会成为很多新能源车企的“渡劫之年”。近日,天际汽车发布停工停产通知称,鉴于公司目前的资金情况及生产与销售计划,自2023年4月1日开始,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工停产政策。据了解,天际汽车创立于2015年,前身是乐视汽车旗下电动车品牌电咖汽车。
18、赛力斯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应与华为合作称,赛力斯汽车与华为合作研发的新产品将按计划推向市场。当前汽车行业越来越向“软件定义汽车”的方向发展,区别于传统造车,这种方式更需要像华为这种在算法和芯片等领域都有领先技术的优秀企业,在产品定义的早期就参与进来,与车企共同设计研发能给用户带来高度智能化体验的产品,这也是赛力斯与华为深度跨界业务合作的与众不同之处。
19、据证券时报,传闻成真,沙钢集团收购南京钢联遭“截胡”。南钢股份公告,南钢集团决定行使优先购买权,向复星系股东购买其持有的南京钢联60%股权。南钢集团将持有南京钢联100%股权,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将由郭广昌变更为中信集团。复星国际公告确认,终止此前向沙钢集团及沙钢投资出售南京钢联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