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二,上证指数报3245.38点,下跌0.19%,成交额3968.83亿。深证成指报11564.45点,下跌0.72%,成交额6073.30亿。创业板指报2369.17点,下跌1.2%,成交额2725.36亿。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4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1004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358亿。板块方面,石油化工、养鸡、中药、汽车整车等板块涨幅居前,电商、ChatGPT、光刻胶、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3.5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98亿元,深股通净卖出0.43亿元。
2、周二,恒生指数涨1.11%,报19784.6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94%,报4144.12点。国企指数涨1.22%,报6729.76点。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SW跌1.17%,腾讯控股涨4.24%,京东集团-SW涨1.89%,小米集团-W涨1.17%,网易-S涨1.75%,美团-W涨2.44%,快手-W平收,哔哩哔哩-W涨1.22%。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28.9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5.72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13.21亿港元。
3、截至3月28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83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2452.67亿元,成交金额6.81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3月27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967.6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9.27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185.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2.02亿元;两市合计15153.2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1.29亿元。

1、A股震荡走低,AI+主题全面回撤,光刻胶、ChatGPT、算力、电商、光模块等科技概念跌幅明显;石油、中药、白酒板块逆势走强。上证指数收跌0.19%报3245.38点,录得三连跌;创业板指跌1.2%,止步五连涨;深证成指跌0.72%,科创50指数跌1.78%,万得全A跌0.58%,万得双创跌1.4%。市场成交额连续四个交易日破万亿。北向资金净买入3.54亿元,贵州茅台获净买入6.17亿元,招商银行遭净卖出3.4亿元。
2、港股震荡收高,恒生指数涨1.11%报19784.6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94%,恒生国企指数涨1.22%;大市成交1061.35亿港元。科技、油气、汽车、金融板块涨幅居前,部分游戏股大跌。南向资金净买入28.93亿港元,腾讯控股、美团分别获净买入9.06亿港元、5.74亿港元。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盘跌0.81%。
3、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指出,将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个定位,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不断完善市场产品体系,促进投融资两端动态平衡,推动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4、最近一周A股共有近400只个股被券商给予“买入”“推荐”等评级,其中有不少市值在千亿元甚至万亿元个股获得多家券商的联合推荐,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招商银行、中国神华、华能国际、药明康德、招商蛇口、中国太保、万华化学、晶澳科技等,单只个股被9家到18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
5、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中签结果出炉,中重科技、登康口腔网上发行中签号码分别为12.6万个、6.89万个。此外,中电港、常青科技、中信金属、海森药业4只主板注册制新股的网上申购也公布中签率。6只主板注册制新股打新户数均超千万。
6、证监会公告,同意中芯集成、安杰思、美芯晟科创板IPO注册。上交所上市委公告,艾罗能源、泰凌微首发获通过。
7、据证券时报,近期,国家大基金一期减持动作不断。今年以来,大基金一期已计划减持6家半导体企业。包括安集科技、景嘉微、万业企业、长川科技、国科微、雅克科技等。除大基金外,3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发布拟减持公告。数据宝统计,3月以来共68家公司为净增持状态,拟净减持公司超500家,合计净减持375.54亿元。
8、据证券时报,全面注册制下,券商IPO开始了新一轮比拼。目前,拟上市的排队券商包括东莞证券、渤海证券、财信证券、开源证券、华宝证券和华龙证券等6家公司,已经从3月初的“已受理”状态中走出了差距,其中财信证券和渤海证券率先步入“已问询”阶段。
9、据第一财经,多家国际资管机构的投资经理普遍认为,目前外资对中国股市的仓位仍低、轻,回调之际布局的时机可能已逐渐成熟。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权益研究负责人宁静表示,2023年的中国股票市场似乎“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宏观经济环境改善、情绪仍然脆弱并逐渐修复、非常有吸引力的估值、盈利周期正在回升、信贷放量,以及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
10、国机汽车昨日尾盘直线涨停。有消息称,国机智骏正在引入外部投资者滴滴,目前谈判已进入尾声。国机汽车发布澄清公告表示,国机智骏正与多家潜在投资者进行商务洽谈,尚未取得最终结果,未与其他企业签署意向协议或合作协议。
11、网传两家地产央企合并,其中一个版本是中国金茂地产板块或并入华润置地。中国金茂管理层对此辟谣称,经向国资委相关部门及大股东核实,央企整合关于公司的传言不实。
12、银保监会批复同意中国华融持有的光大银行可转债转股。转股后,中国华融将持有光大银行41.8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不超过7.19%。
13、宁德时代回应第二座欧洲工厂陷入停滞传闻称,假消息,匈牙利工厂按计划进行,没有停滞。
14、中芯国际披露年报,2022年净利润121.33亿元,同比增长13%;营收495亿元,同比增长39%,毛利率增长到38%,均创历史新高。预计2023年营收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资本开支与上一年相比大致持平。
15、农夫山泉2022年总收益332.39亿元,同比增11.9%;净利润84.95亿元,同比增18.6%;期末股息每股0.68元。其中,包装饮用水产品收益182.63亿元,同比增7.1%;茶饮料产品收益69.06亿元,同比增50.8%。
16、比亚迪发布年报称,2022年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营业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拟10派11.42元。
17、顺丰控股发布年报,2022年营业收入2674.9亿元,同比增29.11%;净利润61.74亿元,同比增长44.62%;拟10派2.5元。
18、商汤2022年收入约38.09亿元,同比减少19%;年度亏损约60.93亿元,亏损同比减少64.5%。
19、微信即将在“搜一搜”推出新功能“问一问”,鼓励用户提问,创作者作答,同时用户可关注创作者,对回答点赞转发。优秀的问答内容,将通过微信搜索收录和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