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三,上证指数报3071.38点,上涨2.14%,成交额4162.55亿。深证成指报9381.77点,上涨2.48%,成交额5022.15亿。创业板指报1797.31点,上涨2.11%,成交额2070.03亿。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51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9185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87亿。
2、盘面上,飞行汽车、Sora概念、铜缆高速连接、存储芯片等板块涨幅居前,ST等少数板块下跌。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2.32亿,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55亿元,深股通净买入0.23亿元。
3、周三,恒生指数涨0.02%,报16251.84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07%,报3340.22。国企指数涨0.10%,报5749.69点。盘面上,石油、电力、汽车、综合电信业务、航空公司、超超临界发电等板块涨幅居前;建筑产品、钙钛矿电池、太阳能、蓝筹地产股等板块跌幅居前。商汤、中兴通讯涨超5%,药明康德涨超4%,理想汽车涨近4%,药明生物、小米集团涨超2%;来凯医药跌超7%,快手跌超3%。南向资金净买入11.4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5.6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4.19亿港元。
4、截至4月17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48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3426.21亿元,成交金额54.21亿元。
5、两市融资余额:截至4月16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862.3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6.50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984.3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7.44亿元;两市合计14846.7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3.94亿元。

1、发改委:目前,各个方面对超长期特别国债非常关注,中央决定从今年开始,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关现代化建设、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2、财政部:4月16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美国华盛顿出席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期间,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共同主持召开中美经济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双方围绕落实牵头人重要共识,就全球及中美宏观经济形势和平衡增长、下步沟通安排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务实、建设性的沟通。
3、中信证券:截至2023第四季度,我国债券ETF的市场规模达到784.83亿元,同比增长48.26%。而随着开年以来债牛行情持续升温,部分债券ETF产品的净值规模也快速增长,部分产品份额甚至出现倍数式的增长。此轮行情主要受益于交易型和配置型资金的需求共振,后续伴随长债利率恢复低位震荡。
4、证券日报:重资本业务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充足的资本金,为此,券商持续通过再融资向重资本业务“输血”,但频繁的再融资不仅压制了券商净资产收益率及估值水平,也使券商风险管理压力日益增加。重、轻资产业务发展不均衡,投行、财富管理、资管等轻资本业务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不显著,是导致目前国内券商,尤其是上市券商“大而不强”的原因之一。
5、上证报:日前,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旗下债券基金2024年一季报。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多只中短债基金一季度强势“吸金”,规模增幅超过70%。为了保持基金平稳运作,许多基金公司对中短债基金开启了限购。截至4月16日,4月以来共计30余只中短债基金开启限购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