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五,上证指数报3228.06点,下跌1.64%,成交额4608.77亿。深证成指报12411.01点,下跌1.52%,成交额6272.40亿。创业板指报2760.50点,下跌2.08%,成交额1999.16亿。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600只个股下跌,超50只个股跌超9%,市场亏钱效应明显加大。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0881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02亿。盘面上,一体化压铸、旅游、注册制次新、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开发、装配式建筑、债转股、厨卫家电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89.3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5.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3.4亿元。
2、周五,恒生指数跌2.19%,报20297.72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22%,报4440.11点。国企指数跌2.36%,报6958.02点。各板块全线下跌,科技、地产、医药板块跌幅居前,碧桂园跌近9%领跌蓝筹,阿里巴巴跌6%。教育股再度走软,新东方在线跌近15%。南向资金净买入17.44亿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9.08亿元;港股通(深)净买入8.36亿元。
3、截至7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04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1981.76亿元,成交金额3.47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7月14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164.5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5.94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099.6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97亿元;两市合计15264.2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7.91亿元。

1、全国多地近日出现烂尾楼盘业主联合发起“强制断供”事件,对房地产、银行板块乃至整个市场都产生一定冲击。多位投资人士认为,整体银行涉风险业务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A股受此影响不大,大概率短期仍会延续震荡格局,中长期向上趋势不改。
2、本周国内市场将有99只个股面临限售股解禁,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2463.17亿元,为今年第二大规模解禁周。本周多只科创板股票迎来大额解禁,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杭可科技将解禁金额均超200亿元。此前,心脉医疗、中国通号、虹软科技等多只股票已发布关于股东自愿延长限售股锁定期的公告。
3、本周共有7只新股申购,包括科创板新股3只、创业板新股2只、沪市主板新股1只、深市主板新股1只。其中,创业板新股华大九天周二申购,公司为国内EDA行业龙头企业;科创板新股菲沃泰周五申购,公司为纳米薄膜制备领域领先企业。
4、据中国基金报,继5月减持之后,6月海外第二大中国股票基金—摩根基金-中国A股机遇基金再度减持宁德时代。截至6月30日,该基金最新规模为444亿元。与此同时,海外最大的中国股票基金安联神州A股基金5月也减持宁德时代。
5、A股上市银行中报季即将拉开帷幕。截至7月17日,已有6家上市银行公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6家银行今年上半年营收均保持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6、上周有146家A股公司接待机构并披露活动记录。在震荡行情下,获调研股亦跌多涨少,但也有部分个股逆市大涨。祥鑫科技、长盛轴承、汉宇集团、朗特智能、宇邦新材和通灵股份上周累计涨幅均超过20%。
7、中信证券表示,欧美衰退预期不断强化,国内经济快速恢复面临的压力加大,内外扰动叠加,市场依然处于高波动窗口,建议紧扣景气有支撑的主线,继续围绕医药、成长制造、消费三大板块保持均衡配置。
8、招商策略指出,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下半年增速目标如何定调就成为市场走势分水岭。4月底政治局会议成为经济拐点和市场拐点;而7月下旬政治局会议将召开,成为市场风格演变关键分水岭,A股可能会沿着两种不同路径演绎。具体为:场景一、努力实现目标,经济加速回升;场景二、经济温和复苏,地产维持弱势,资产荒隐现。
9、中信建投认为,短期市场核心逻辑在于宽松加码告一段落,但基本面依然面临一系列内外挑战。市场后续不应以指数级别牛市或者水牛来看待,而是应β转α,整体上成长仍是主线,而当前市场微观结构问题是高景气成长配置进一步集中,所以这个阶段投资者需要保持耐心,相对收益者可考虑均衡配置成长,绝对收益者可考虑中性仓位,等待外部催化下显著调整后结构上再加码高β高景气成长。
10、中金公司重申中期展望观点,在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中国下半年市场可能并非单边行情,需要先求“稳”,然后伺机而“进”,配置考虑以宏观关联度不高或有政策支持的领域为主,成长风格在近期连续反弹后,性价比在减弱,后续波动可能开始加大。
11、徐翔妻子应莹再发股评称,全球疫情突变,世卫称奥密克戎变体传播令病例数增加,或将引发经济衰退。全球持续高通胀使美联储提升加息概率,引发市场担忧,导致外资流出。但市场政策只要人民银行宽松货币政策没变,反弹还将持续。
12、6月以来,沉寂多月的定增投资又开始活跃。展望下半年,定增市场仍然存在一定机会。今年以来市场整体出现一定调整,对于定增投资者而言,较低的整体估值水平及较好的发行折扣,确实是比较好的投资时机。
13、据证券时报,今年上半年,权益市场起伏不断,机构调研脚步不停。就数量来看,近500家上市公司被投资机构调研超过百次,7家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超过千次。仅就公募机构的情况而言,也有将近100家上市公司被公募调研超过百次。汇川技术成为上半年机构调研次数最多的上市公司,合计被调研1780次。炬光科技则是公募扎堆调研最多的上市公司,合计被调研258次。
14、据中国证券报,上周A股市场震荡调整,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市场具备震荡格局基础,面对调整无需恐慌。整体上,下半年市场需要先求“稳”,然后伺机而“进”,表现有望优于上半年。从配置角度出发,中报季是下半年市场波动最大的窗口,中报持续高景气和出现拐点的行业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线索,建议对医药、成长制造、消费三条主线进行均衡配置。
15、据证券时报,随着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临近,首批25家公司三年限售期的首发前股份即将迎来解禁,不过,已有9家公司明确表达“惜售”之意。
16、据证券时报,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近三年来对科创板的配置比例也稳步提升。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末,出现在基金重仓股名单的科创板股票共有265只,相比2021年一季度末的177只有明显增加;重仓持股的总市值为1517.15亿元,相比一年前的767.59亿元同比增长97.65%,几近翻倍。
17、据证券时报,因踏空反弹行情和忌惮A股基金净值反弹后的“高处不胜寒”,一些保险机构资金正借助港股基金产品进入市场,部分港股基金7月以来获得大量的机构资金申购,更有“A股基金”大量配置港股后获机构资金“赏识”,在基金难卖的背景下得到超60亿元资金净申购,一举成为规模超百亿的基金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机构积极借道基金入市,也使得港股ETF从空仓上市、不到最后上市日绝不满仓的策略,变为还未上市就已满仓。
18、据经济参考报,日前,又有一批账户被列入打新限制名单或配售对象黑名单。据初步统计,截至7月17日,年内遭到打新限制或被列入黑名单的账户数量合计超过400个。从原因来看,获配后弃购以及违规报价成为监管查处的重点。
19、据经济参考报,伴随着半年报季拉开帷幕,上市券商业绩也渐次发布。截至7月17日,当前A股市场共有14家上市券商及上市主体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从披露情况来看,14家上市券商及上市主体预计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降幅均超50%,其中6家净利润同比下降超100%。
20、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十四五”末有望达60GW,较当前增长约150%。A股市场中,三家及以上机构集中关注的海上风电概念股共23只,中天科技、三峡能源、金风科技、天顺风能、亨通光电、明阳智能、中海油评级机构关注度较高。
21、国家电网表示,2022年年度预算第一次请款,财政部共预计拨付公司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年度预算399.37亿元。上述补贴对“风光”上市公司意义重大。旷达科技此前表示,公司光伏发电的电价补贴属于再生能源补贴范畴。
22、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日前终止万香科技IPO审核,万香科技成为今年以来第16家IPO被否的企业。创业板上市委指出,2005年至2019年万香科技实际控制人、时任高管、核心技术人员涉及9项行贿事项,报告期内仍有发生,不符合创业板相关发行注册规定。
23、据中国证券报,iPhone 14量产在即,富士康已进入招工“抢人”阶段。富士康iDPBG事业群发布消息称,今年高峰期已提前,郑州厂区自7月17日起每人返费奖励高达1万元。富士康iDPBG事业群深圳厂区亦持续招工。
24、据证券时报,经历了今年前4个月的震荡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市场上再次展现王者霸气。最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前5月以33.90%的市场占有率继续领跑,市占率由2021年的32.1%进一步升至33.9%。以宁德时代最新市值看,相当于除比亚迪外2021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前15强的12家公司总和,还能剩下41亿美元。
25、小米回应“被意大利机构罚款约2176万元:小米手机出现划痕或轻微缺陷就拒绝保修”一事称,小米已经注意到意大利竞争管理局决定,并正在评估其背后原因。小米一直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点相关法律法规。
26、消息称华润系已于近期敲定受让金沙酒业51%股权,成为金沙酒业第一大股东,该收购案预计8月进入公示期。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啤酒对此表示,上市公司没有任何需要披露的信息,对于市场传言不予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