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五,上证指数报3251.07点,上涨1.12%,成交额4284.15亿。深证成指报12328.65点,上涨0.31%,成交额5620.50亿。创业板指报2713.79点,上涨0.11%,成交额2356.67亿。两市合计成交9904.65亿。盘面上,建筑节能、煤炭、租售同权、旅游等板块涨幅居前,电子身份证、数字货币、HJT、汽车芯片、东数西算等板块跌幅居前。
2、周五,恒生指数跌0.41%,报21412.4点。国企指数跌0.56%,报7366.42点。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84.57亿元。
3、截至3月18日,北交所上市公司88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2120.30亿元,成交金额12.03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3月17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436.9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4.97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501.2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7.07亿元;两市合计15938.2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2.04亿元。

1、据中国证券报,3月以来,A股持续震荡,在此之际,诸多沪市公司纷纷抛出回购计划“护盘”。据统计,3月以来,沪市新发布回购计划的公司达到30家,预计回购总金额96.7亿元。其中主板20家,预计回购金额85.4亿元,科创板10家,预计回购金额11.30亿元。同时,沪市有77家公司披露了回购进展公告,公告显示近期沪市上市公司实际回购金额达到了128亿元。
2、据证券时报,对于未来A股走势,多家券商刚刚发布的研报认为,A股已经出现诸多见底的信号,国家统计局披露前两个月国内经济运行数据好于预期;同时,伴随着中美两国元首对话和美联储短期内加息靴子落地,以及A股目前较低的估值,类似前期大幅下跌的阶段或已结束,甚至有望酝酿一波反弹行情。
3、据上海证券报,沪市现有230余家央企上市公司,占央企上市公司总量近六成,市值占比超过八成,已经成为央企上市公司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目前,共有80家央企披露股权激励方案,得到了市场各方认同,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4、据上海证券报,展望A股市场未来的走势,多位受访的保险资管人士认为,随着春节后持续的估值压力释放,目前市场估值已回归至合理水平。随着金融委和银保监会相关部署的落地,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将持续向好,预计市场短期波动将逐步平息,长期将趋于稳定。
5、据经济参考报,近期A股市场出现较大震荡,但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长期投资价值依然予以肯定。多家外资机构表示,积极的政策信号已然浮现,看好2022年中国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价值。
6、中信证券认为,在内外部焦虑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短暂极端情绪的脉冲式宣泄结束后,A股市场将回归基本面逻辑驱动的常态,建议继续坚守稳增长主线,围绕基本面预期和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均衡布局。此外,近期可重点关注一季报有望超预期品种,建议聚焦在前两月披露经营数据较好的锂电、光伏、半导体、白酒、中药、建筑板块。
7、中信建投认为,金融委等几次会议接连召开,标志着本轮下跌政策底已经出现,市场信心修复,流动恶化获得缓解。其他一些市场担忧的因素也出现明显改善,如:防疫思路转变、外部环境改善、贬值忧虑缓解等。对市场的观点中期从谨慎转为中性,短期持乐观判断,但对反弹后续空间要抱合理预期,以把握结构为主。当前重点关注行业:医药、电子、银行、农林牧渔、军工、新能源等。
8、消费、医药、半导体、新能源等板块轮番下跌后,不少核心资产估值已经出现明显回调,“扫地茅”石头科技、“牙茅”通策医疗、“眼茅”爱尔眼科等更是创下阶段新低。业内人士指出,大多数行业龙头公司基本面未变,投资者担忧的问题主要是地缘政治、海外流动性收紧以及实物资产通胀等因素对A股市场的影响。但随着核心资产连续调整,高估值得到消化,布局时点或已逐渐临近。
9、茅台集团“官宣”正式全面进入种业市场。券商认为,茅台渠道结构愈发均衡,产品体系日臻完善,量价策略游刃有余,同时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未来5年业绩具备高确定性。
10、乐视网财务造假案余波未了。深圳证监局于近日向平安证券下达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拟对平安证券责令改正并暂停保荐机构资格三个月,对乐视网IPO项目的保荐代表人和时任保荐业务负责人认定为不适当人员5-10年。
11、科创板新股仁度生物今日申购,被称为A股RNA诊断第一股。仁度生物顶格申购只需配沪市市值2.5万元,网上发行申购上限仅为2500股,或成为今年最难中签的新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