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五,上证指数报3168.52点,下跌1.33%,成交额4659.39亿。深证成指报9795.94点,下跌1.8%,成交额6823.35亿。创业板指报1975.30点,下跌1.76%,成交额2953.41亿。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下跌,逾百股跌超9%。两市成交额1.15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63亿。
2、盘面上,人形机器人等少数板块上涨,电商、零售、铜缆高速连接、AI眼镜等板块跌幅居前。
3、周五,恒生指数跌0.92%,报19064.2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18%,报4260.82点。国企指数跌1.16%,报6898.15点。盘面上,IP经济、一体化压铸、零售股、黄金、稀土永磁等板块逆势走强;短视频、腾讯概念、内房股、内险股、内银股、AIGC概念、固态电池、中资券商股跌幅居前。南向资金净买入46.5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1.2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22亿港元。
4、截至1月10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63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5359.43亿元,成交金额148.52亿元。
5、两市融资余额:截至1月9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346.9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0.99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8782.7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83亿元;两市合计18129.7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82亿元。

1、 财政部: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梯次拿出政策“后手”。将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力度,带动激发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资。2025年要提高财政赤字率。赤字率具体是多少,需要履行法定程序后才能公布。
2、人民日报: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信心”的市场,不实谣言、带节奏的“小作文”会严重误导投资者的判断,极大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鼓励制造传播优质财经科普内容,从根本上压缩非法信息的网络传播空间。
3、 央行: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4、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加大力度推动扩消费工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着力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丰富品质化消费供给,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5、证监会主席吴清: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推动构建“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