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四,上证指数报3038.23点,下跌0.18%,成交额4363.39亿。深证成指报9555.42点,下跌0.52%,成交额5709.07亿。创业板指报1883.02点,下跌0.64%,成交额2490.70亿。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1007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76亿。
2、盘面上,汽车拆解概念、金属铜、创新药、港口航运等板块涨幅居前,Sora概念、飞行汽车、手机游戏、传媒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64.22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2.4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1.75亿元。
3、周四,恒生指数跌0.71%,报16961.66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44%,报3603.83点。国企指数跌0.43%,报5906.88点。黄金股、稀土永磁概念股领涨,京基金融国际涨超8%;一体化压铸概念股、云办公概念股领跌,药明康德跌超12%,药明生物跌超13%。南向资金净流入26.02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入18.25亿港元,港股通(深)净流入7.76亿港元。
4、截至3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45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3654.12亿元,成交金额58.14亿元。
5、两市融资余额:截至3月13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793.9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7.62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946.2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2.44亿元;两市合计14740.2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0.06亿元。

1、香港金管局:3月14日宣布推出“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以进一步探讨“数码港元”在香港的创新用例。第二阶段将更深入研究第一阶段的部分试验,即“数码港元”可能带来独特价值的三个特性,包括可编程性、代币化及即时交收,并探索在第一阶段未包括的新用例。
2、证券时报:近日,有券商发布通知称,为优化开通创业板体验,减少非必要冻结资金,2024年3月18日起,投资者开通普通账户或信用账户创业板时不再冻结100元。对已开通创业板未开通科创板的存在冻结100元情形的投资者解冻100元。
3、中消协:3月14日发布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超六成消费者认为本地区2023年的消费市场充满活力,预计2024年消费活力将更加充沛。
4、中财网:个别自媒体将转融券T+1规则落地解读为转融券卷土重来。该解读有误,2月6日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后,转融券余额稳步下降。3月18日起,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交易机制更加严格,有利于遏制利用融券开展的不公平交易和违规行为。
5、央行:要聚焦稳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聚焦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完善金融市场开放制度,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