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四,上证指数报3009.41点,下跌0.45%,成交额3119.36亿。深证成指报9734.77点,下跌0.94%,成交额4548.43亿。创业板指报1939.70点,下跌0.99%,成交额2138.41亿。
2、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40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7667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52亿。盘面上,传媒、游戏、汽车整车、ST等板块涨幅居前,卫星导航、BC电池、Chiplet、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6.8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9.5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7.22亿元。
3、周四,恒生指数涨0.75%,报17230.59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63%,报3813.42。国企指数涨0.88%,报5911.08点。盘面上,小鹏汽车涨约8%,理想汽车涨约3%,小米集团涨约6%,哔哩哔哩涨约3%。南向资金净买入9.40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87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3.52亿港元。
4、截至11月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27家,当日新增1家。总市值2592.20亿元,成交金额14.72亿元。
5、两市融资余额:截至11月0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178.1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2.87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348.0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92亿元;两市合计15526.2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4.79亿元。

1、证券日报:前三季度,151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合计产生研发费用406亿元,同比增加13.4%;研发投入占净利润比重大于30%的有60家企业;有125家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占比超八成。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50%的上市公司有38家,8家公司实现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100%。
2、发改委等四部门: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与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
3 、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加快人形机器人与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模式。科学布局人形机器人算力,加速大模型训练迭代和产品应用。
4、央行、外汇局:坚定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国家外汇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任务: 一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三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四是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五是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六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机关建设,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深化中央巡视和审计整改,完善内部管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5、中证报: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已经逼近成本线,部分企业低于成本价参与市场竞争,行业竞争空前加剧。在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不排除年底前跌破成本线的可能。当落后产能全部出清后,明年四季度价格战有望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