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四,上证指数报2988.30点,上涨0.48%,成交额3322.59亿。深证成指报9566.10点,上涨0.40%,成交额5101.89亿。创业板指报1875.86点,上涨0.65%,成交额2435.89亿。
2、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7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425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12亿。盘面上,华为汽车、卫星导航、一体化压铸、液冷服务器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房地产、BC电池、水泥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2.2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8.1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14亿元。
3、周四,恒生指数跌0.24%,报17044.6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31%,报3712.55。国企指数涨0.10%,报5859.55点。渣打集团业绩不及预期跌11.35%,零跑汽车跌10.87%,东方甄选、恒大物业跌超6%,中国恒大跌超4%,融创中国、恒大汽车跌超3%;新东方涨超6%。南向资金净买入22.2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6.9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34亿港元。
4、截至10月2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24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2464.33亿元,成交金额5.95亿元。
5、两市融资余额:截至10月25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129.6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0.80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261.2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22亿元;两市合计15390.9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02亿元。

1、中证报:国内私募业内有多家知名中大型私募因旗下部分基金产品触及净值预警线,集中向产品客户及代销渠道发送净值预警通知。据不完全统计,相关知名私募管理人的数量预计已接近10家。
2、上证报:可转债市场10月以来的快速下跌超出不少机构预期,中证转债指数也在全年盈亏线附近波动。可转债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中证转债指数已连涨两个交易日。部分私募基金较为乐观,明确表示目前可转债市场已进入底部区域,并完成了初步建仓。
3、证券日报:年内险资举牌次数合计已达9次,超过2021年、2022年两年次数之和,总耗资已超过10亿元。险资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市场不仅关注其举牌动向,更关注其对权益市场的研判。
4、工信部:要围绕北斗芯片、模块、终端等全产业链发展,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充分利用北斗系统高精度时空基准信息,加快北斗与移动通信、惯性导航、高精度视觉等技术融合创新。积极拓展北斗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应用,助力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培育“北斗+”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5、证券日报:交易所债市累计发行科创债321只,发行规模合计达2561.93亿元。年内科创债发行更是明显提速,月均发行产品25只,月均发行规模196.32亿元,月均发行数量和规模均较2022年翻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