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四,上证指数报3005.40点,下跌1.74%,成交额3550.69亿。深证成指报9655.09点,下跌1.65%,成交额4576.15亿。创业板指报1913.70点,下跌1.28%,成交额2036.14亿。
2、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7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8127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61亿。盘面上,半导体、科创板次新、证券、卫星导航等板块涨幅居前,减肥药、油气、汽车整车、创新药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17.0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9.73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7.31亿元。
3、周四,恒生指数跌2.46%,报17295.8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90%,报3700.15点。国企指数跌2.49%,报5924.23点。苹果概念股逆市走高,舜宇光学科技收涨8.74%;银行、保险、汽车股跌幅居前。南向资金净买入17.92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4.39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3.54亿港元。
4、截至10月19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24家,当日新增1家。总市值2484.79亿元,成交金额7.75亿元。
5、两市融资余额:截至10月18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086.9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70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305.6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3.09亿元;两市合计15392.6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39亿元。

1、澎湃新闻:10月19日,江苏、吉林两地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披露金额达9104.81亿元。吉林也成为了继内蒙古、云南、天津之后,近期第四个两次披露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的地区,拟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金额合计达690.23亿元。
2、中证报:证监会对融券及战略投资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进行调整优化,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私募基金多类业务涉及融券,比如融券T0、融券对冲等。此次融券新规提升融券保证金比例,对融券对冲策略影响较大,会影响资金利用率;对于量化私募整体影响有限。
3、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明确混合型科创票据相关机制的通知,填补债券市场混合性资金缺口。鼓励企业通过募集资金用途、条款设计、期限安排等方式,达到股债联动效果。募集资金应不低于50%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可用于具有科技创新称号的科技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或投资科技型企业的股权。
4、 证券时报:区域性复苏和新产品升级需求的带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显现复苏迹象,2023年第三季度环比出现两位数增长,同比仅下降1%,较上一季度的同比下降11%降幅显著收窄。与此同时,从消费电子产业链了解到,当前多数供应链企业库存水平都处于下降态势,部分公司已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当前行业复苏态势仍偏弱,相对于过去持续多个季度的同比下滑而言,行业出货量跌幅已出现显著收窄迹象,对于未来行业市场展望,除华为等头部厂商外,多数厂商仍保持谨慎。
5、上证报:金融持续发力促消费、稳投资——从三季度金融数据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经济回升向好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支持。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发力促消费、稳投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为经济回升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